近年来,校园暴力事件引发的各种问题日益突显,中学校园暴力事件的频频发生,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、生活和身心的健康,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,也阻碍了和谐社会前进的脚步。校园暴力影响学生的正常生活,也干扰了学校的有序运作。正视校园暴力现象,厘清影响校园暴力的因素,对症下药,才是解决困局之道。齐齐哈尔刑事律师就学生间的欺辱行为作为探讨内容,试图寻求出其成因与对策,便于教育者及管理者们借鉴使用。校园暴力,也叫学校暴力,是近年来在教育界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,其主要是指发生在学生当中的拦路勒索、抢劫、欺辱、敲诈等行为,通常伴随着暴力威胁的方式。
校园暴力是在校园范围内进行的或针对学校师生进行的暴力活动。一般可以分为心理暴力和身体暴力。身体暴力是指动作发出者的攻击性行为,即用自己的身体或别的物体(包括武器)去伤害另一个体的攻击性行为,包括暴力攻击、自杀、欺辱、性侵犯、财产破坏等;心理暴力是蓄意通过非身体接触来伤害他人心理的行为,包括言语侵犯、人际攻击、压力营造、网络暴力等
齐齐哈尔刑事律师带您了解校园暴力涉及相关法律
校园暴力主要涉及到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、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、《侵权责任法》。若暴力已经达到轻伤以上,则涉及刑事犯罪,主要涉及到故意伤害罪、过失致人死亡罪等罪名。违反妨害公共安全,侵犯人身权利、财产权利,妨害社会管理,具有社会危害性,依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的规定构成犯罪的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;尚不够刑事处罚的,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,则会给予相应的拘留或者罚款。此外,校园暴力造成损害的,则可以要求赔偿。
法律责任年龄
1治安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年龄
治安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年龄需要年满14周岁,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,属于未成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。
(1)行为人不负法律责任:行为人年龄<14周岁
(2)处罚但不执行拘留两种情况:
14周岁≤行为人年龄<16周岁、
16周岁≤行为人年龄(初次违反治安管理)<18周岁
(3)行为人负完全法律责任:行为人年龄≥18周岁
2、刑事责任年龄
刑事责任年龄除八类重罪14周岁,其他犯罪要年满16周岁,但是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,属于未成年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。
(1)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:行为人年龄<16周岁
(2)八类犯罪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:14周岁≤行为人年龄<16周岁
齐齐哈尔刑事律师带您了解校园暴力法律法规
1相关措施
遇到校园暴力时,首先应该尽可能保护自身的安全,在脱身后向监护人和老师反映情况寻求帮助。如果造成轻伤以上后果涉嫌刑事犯罪,可以由家长陪同向公安机关报案。校园欺凌可能会涉及故意伤害罪。
此图片为网络转载,如有侵权请告知
2校园暴力法律法规
根据《刑法》第二百三十四条:
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。犯前款罪,致人重伤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;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,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、无期徒刑或者死刑。
第二百三十八条:
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、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。具有殴打、侮辱情节的,从重处罚。犯前款罪,致人重伤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;致人死亡的,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。
根据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第二条:
扰乱公共秩序,妨害公共安全,侵犯人身权利、财产权利,妨害社会管理,具有社会危害性,依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的规定构成犯罪的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;尚不够刑事处罚的,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。
第十二条:
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,从轻或者减轻处罚;不满14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,不予处罚,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。